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详情 收藏|科技成果转化中常见的几种专利布局模式
收藏|科技成果转化中常见的几种专利布局模式

为更好保护科技成果所有方和承接方利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关于专利布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经典策略模式

专利布局模式千变万化,但迄今为止,瑞典Ove Granstrand教授提出的六种模式仍然是公认的最为经典的专利布局模式,其他各种模式大都是基于这些模式演变而来的。

1.路障式专利布局

路障式专利布局是指仅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利来保护特定用途的发明,申请与维护成本较低。缺点是竞争对手容易利用规避设计来避开专利的效力。也有人称之为“阻击者策略”,如下图所示:

路障式专利布局模式 

2.策略型专利布局

专利权拥有者想要保有竞争优势,就应该避免让竞争对手有规避设计的机会,否则该专利就容易完全失去价值。策略型专利是一个具有较大阻绝功效的专利,像是某特定产品领域所必需的技术或是路障性专利,其具有阻碍性高、无法规避设计的特点,这种专利布局也被称之为“阻塞策略”,如下图所示。

 

图2 策略型专利布局模式

3.地毯式专利布局

如果没有绝佳的策略型专利,也可以形成类似于布雷区的地毯式专利布局。例如有系统地在每一步骤中用专利来形成地雷区,以阻断竞争者进入,而对于强行侵入技术领域的竞争对手,也可通过专利诉讼的方式将其逐出该领域。这类布局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3 地毯式专利布局模式

地毯式专利布局模式一般可用于不确定性高的新兴技术、各种研发方向都能产出结果,或是专利的重要性尚未明朗化的时期,该种布局有一定条件和要求——足够的资金以及研发能力的配合。如果没有系统性的专利布局则容易演变为专利泛滥,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地毯式专利布局需要研发人员深度参与,通过与专利人员的不断沟通,使布局轮廓尽量清晰,以降低盲目性。

4.围墙式专利布局

专利围墙是利用系列式的专利形成对竞争对手研发的阻碍。例如,一项与化学相关的发明,将其化学方程式、分子设计、几何形状、温度等范围的变化都申请专利保护,形成一道围墙,以防止竞争对手有任何缝隙刻意回避。当许多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都可达到类似功能的结果时就可以考虑专利围墙的布局模式,这种专利布局也被称为“隔离策略”,布局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4 围墙式专利布局模式

5.包绕式专利布局

包绕式专利布局是以多个小专利包绕着竞争对手的重要专利,这些小专利本身价值或许不高,但其组合却可以阻碍竞争对手重要专利的有效商业营业。例如,以各种不同应用来包绕基础型专利,很可能就使得基础型专利的价值荡然无存,当竞争对手有基础型专利时,就可以透过包绕式专利作为交互授权谈判的筹码。另外,如果企业本身有重要的基础型专利时,应先自行通过研发形成自己的包绕式专利布局,避免让竞争对手采取该模式,这类布局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5 包绕式专利布局模式

6.组合式专利布局

以各种结构和方式形成如网络状的组合式专利布局,可以强化技术保护的强度或成为有利的筹码。所采取的子结构中,包绕式专利布局模式就是可供参考的模式之一,以一个基础型专利包绕几个次要的应用型专利,甚至以多个包绕式专利布局形成紧密的专利网络,阻绝竞争者的研发方向,这类布局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6 组合式专利布局模式



二、基本布局模式

布局的每个技术点,实际上都可能是若干专利组成的专利组合。因此,在考虑具体的专利布局方式时,还可以从选择特定的组合类型角度来落实。根据专利组合的结构形态,可以分为集束型、降落伞型、星系型、链型和网状覆盖型五种基本模式。其中,以基础性专利为核心,将不同类型的专利与基础性专利进行组合,可以为某项技术或产品提供不同的保护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形成策略组合的综合类型。

1.集束型组合

集束型专利组合可以基于自身实施的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将实现该发明目的的其他多个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布局。也可以采用特征替换的方式,将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某些或某个技术特征、特征组合等进行替换,或变换为各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关系形成的新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专利布局,所替换的技术特征或特征组合可以是功能、效果或结构等相近的部件、成分、步骤等,或者根据相应技术特征所存在的缺陷进行替换。该组合由某一技术方案的基础性专利和对应于各种替代方案的若干竞争性专利构成。这种组合类型通常用于核心技术的保护,适用于设置专利屏障,阻碍竞争对手的模仿。集束型专利组合如下图所示。

集束型组合模式

2.降落伞型组合

降落伞型专利组合由某一技术方案的基础性专利和其主要的改进、优化方向上的若干互补专利构成,其可以是改进、减少某一或某些技术特征,增加新的技术特征,找到新的技术问题进行完善等。这种组合类型适用于对持续改进技术的跟随式保护,当然也可为竞争对手制造障碍,降落伞型专利组合如下图所示。 

降落伞型组合模式

3.星系型组合

星系型专利组合由某一技术方案的基础性专利和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产生的延伸性专利构成,通常用于为企业拓展其产品种类、在不同领域获得技术控制地位提供专利保护。发明中的某一技术手段完全可能通过迁移扩展应用到多个领域,拓展发明的宽度;通过对发明的“由近及远,深挖扩用”,拓展发明的应用路径和领域,实现专利布局的横向拓展、多面性和多样化。在实施时,根据发明的特点,可以从发明的思想迁移、结构迁移、原理迁移、方法迁移、技术手段迁移、技术问题迁移、用途迁移等方面进行分析,星系型专利组合如下图所示。

图3 星系型组合模式

 

4.链型组合

链型专利组合由某一技术方案的专利或专利组合和为该方案的产业化实现和应用提供支持的上下游支撑性专利或专利组合构成。这种类型通常适用于为企业进行整体的产业布局、整合产业链资源提供专利保护,链型专利组合如下图所示。 

4 链型组合模式

5.网状覆盖型组合

网状覆盖型专利组合由一个产品的各个主要技术点的专利或专利组合共同构成,通常用于为企业的摸个重要产品提供完整的专利保护网。网状覆盖型专利组合如下图所示。

5 网状覆盖型组合模式

6.策略组合型组合

根据保护对象以及企业专利战略的不同,使用的专利组合类型以及组合方式也千变万化。基于常规的布局需求和策略,专利组合可以具备如下的结构体系。

6 策略组合型模式

1)控制关键技术的核心专利群;

2)由替代方案、改进方案、扩展应用、配套技术等构成的包绕核心专利群的外围专利保护圈;

3)散布在外围专利保护圈周围,由技术在产品中的具体应用方案、组合方案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等构成,且围绕产品各个功能模块、技术构成点形成的一系列子专利群。

4)围绕某些功能模块或技术构成点的子专利群。



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评估所、智慧芽


上一篇:展贵州风采,贵州组团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下一篇:商标知识:商标注册申请常见问题指南